
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夏紫依) "这台机器留给更需要的人吧。"2025年初春的傍晚,雨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接过邹奶奶递来的吸痰器时,泛着金属光泽的仪器上还留着老人掌心的温度。这个寻常的医疗设备,串联起一段跨越生死的医患情谊,见证着基层医疗服务与社区居民的血脉相连。
时钟回拨到2023年。在古梁巷社区季度健康随访中,家庭医生团队第一次走进邹奶奶家。量血压、测血糖、填健康档案,这些看似平常的服务,却在老人心里埋下信任的种子。让独居的老两口把穿白大褂的年轻人当成了"自家孩子"。
2024年11月份,刘爷爷卧床,吸痰护理成为维系生命的必需步骤。邹奶奶颤抖着拨通了随访卡上的电话,"没想到刚说完情况,下午家庭医生就上门了。"从那天起,吸痰器成了这个家庭的特殊"成员"。家庭医生手把手教家属吸痰操作技巧,定期评估病情。
2025年第一季度随访时,家庭医生带着新的血压仪上门时,迎接他们的是收拾齐整的房间和眼角含泪的邹奶奶。老人执意要把吸痰器捐给雨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你们比亲人还上心,让它继续帮人吧。"
这并非雨湖路街道的个例。在中心医疗物资库,有带着使用痕迹的病床、制氧机等设备整齐陈列。"这些馈赠是最珍贵的信任勋章”,该中心主任项丹说,近两年来,中心累计上门服务7600余次。
如今,这台吸痰器在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更换吸痰导管等配件后,褪去悲伤的重量,重新成为守护生命的工具。这种"严谨的温情",恰恰诠释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双重内核:用科学筑牢安全底线,以人性传递温暖力量。在这里,冰冷的医疗器械与温热的人间烟火永远相拥,书写着"健康守门人"最温暖的注脚。
责编:易阳思
来源:雨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