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湖融媒3月24日讯(通讯员 张栋梁)3月21日,在鹤岭镇向阳村成片的田野上长出一片绿油油的草,并开出漂亮的紫色小花,美不胜收。这就是“紫云英”,是一种绿肥植物,通过翻压绿肥提高土壤肥力的方式,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古代农民通过将绿草与杂草堆积、发酵后翻耕入土,实现自然施肥。
一般是九月下旬,在水稻收割后种植绿肥,来年四月翻压绿肥可使土壤中酶的活性提高,钙素含量增加,从而使耕性变好,供肥保肥性能提高,茂盛的绿肥茎叶还能很好地覆盖地面,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从而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用量,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高作物品质。
绿肥生产不仅是对传统农业智慧的传承,更是应对现代农业挑战的有效策略。2024年,雨湖区采取“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肥种植”的模式,落实绿肥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5%,通过推广绿肥技术,实现耕地质量的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农业面源污染减少,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雨湖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加强绿肥种植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探索绿肥种植新模式,办好雨湖区绿肥种植“百千万”工程,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责编:易阳思
来源:雨湖区农业农村局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