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劳动者】赵鑫:田间地头的女汉子 推广农技助力乡村振兴
2021-04-27 09:22:50          来源:雨湖区融媒体中心 | 编辑:陈娟 | 作者:李南曦          浏览量:3206

在大棚里查看辣椒长势。

在田间地头查看。

这个笑是真的美。

中国雨湖网讯(记者 李南曦) “这个大棚里的辣椒生长环境、湿度、温度都要定期测试,保证口感。”日前,雨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访了雨湖区姜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赵鑫。晚饭时间点,她还在田间地头和大伙儿交流着什么,以“老黄牛”和“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姜畲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等到赵鑫忙完,她坐下来喝口水的空档,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说:“湘潭的矮脚白、九华的红菜薹是不少湘潭人小时候记忆里最好吃的蔬菜,口感以前还稳定,现在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地流转等因素,让这两种蔬菜在有一段时间里,变味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在琢磨,怎么让这个味道一直是记忆里的味道。”

赵鑫是亲身经历过“面朝黄土背朝天”场面的一线农业工作者,扎根田间地头33年如一日,就为守护记忆里的味道。怀着这个初心,从2015年开始,赵鑫苦心钻研起了红菜薹和矮脚白的种植标准,这一干就是两年,2017年9月,“九华红菜薹”被审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后,种植九华红菜薹的农户越来越多,由于种植标准五花八门,有的红菜薹吃起来略带苦涩。为更好地规范其生产技术规程,维持传统品牌的生命力,赵鑫尝试着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相结合的方式及田间档案管理的方法,及时记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信息,不断提高九华红菜薹的产量,让九华红菜薹的口感更纯正。“很多人都会来问我,我把手机号码给了他们,随时联系,现在这些种植红菜薹的农民兄弟们都戏称我叫农技‘110’。”赵鑫说起这段话,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作为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和基层一线农业科技工作者,她始终按照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从严律己,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工作单位,时刻注重个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实际行动影响一群人,带动一片人。疫情期间,她积极发动各类蔬菜合作社、农业公司向基层卫生机构、医院募捐,同时送去2万余斤爱心蔬菜。赵鑫有空就观看新闻,她说“能实时关注中央、省、市、区各项三农要情,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能第一时间进行深入学习研读,对‘三高四新’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进行第一时间研判分析,捕捉到上级精神在基层落地的着力点、落脚点,能够更好地推动家乡的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湘潭人、雨湖人的愿望,我们总得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什么。”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既然大家都信任我,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厚爱,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为家乡做贡献。”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当下,她发挥“农业人”勤奋、憨厚独特优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她精心指导园区多个合作社进行科学选址,先后引导成立了20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余亩,安置劳动力500余人,将蔬菜这个朝阳产业打造成为雨湖乃至湘潭的“拳头农业产业”。

她积极带领合作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帮助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经济利益共同体,认真指导合作社、农户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示范推广,并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到基地观摩授业提高技能,共完成优质蔬菜新品种推广20余个,面积5000亩次。

她有效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推行“三品一标”农产品条码等制度,加强产销对接,全年蔬菜抽检合格率100%。在其培育支持下,位于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核心位置的湘艺源基地通过5年发展,现有蔬菜种植面积600余亩,建设钢架温控大棚20000平方,喷滴灌设施200余亩,安置就业人员80余人,并先后获评省特色产业园省标准化基地、市实体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她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人脉特长,广泛发动园区内各个农业公司、合作社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形成“一盘棋”决战决胜良好格局。她积极引导建立了多个产业扶贫基地,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到公司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实现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和增收致富“两手抓、两到位”。如,湘艺源基地便是以打零工、租赁土地、承包种植、慰问帮扶等多种形式助力脱贫攻坚,引领带动5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赵鑫告诉记者:“我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开始就是想为发展家乡、建设家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恰好那个时间我找到了记忆里的矮脚白和红菜薹,我也是凭着对科技兴农的一份执着和热情,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家乡做点什么。看看如今的姜畲,看看自己的家乡,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才是真的好日子。”

责编:陈娟

来源:雨湖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