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军使命”遇见“绿水青山” ——江麓集团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5-06-06 09:15:03          来源:江麓集团 | 编辑:梅晓蕾 | 作者:肖菊芳          浏览量:4167

江麓集团在多年环保建设下逐步成为“绿色工厂”。

雨湖融媒6月6日讯(通讯员 肖菊芳)近年来,中国兵器江麓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坚守“保军使命”的同时,以生态文明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和系统管理,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实现“钢铁洪流”与“绿水青山”的和谐共舞。

使命驱动:以生态文明重构军工制造基因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公司深刻认识到肩负“保军”使命,更要扛起环保责任。企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战略顶层设计,制定《环境保护综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设立环保专项基金,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环保管理体系。每年投入至少500万元用于环保综合提升,将环保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让“绿色DNA”融入每一位员工的日常。

绿色转型:硬核科技赋能环保升级

江麓集团实施“四步走”,以工艺创新向污染“开刀”向效率“要效益”,以能源革命打造阳光下的“绿色工厂”,以循环经济让废弃物“重生”,以智能管控实现环保“天眼”全天候守护。

江麓集团运用工艺创新与现场改造实现环保升级。

利用工艺创新,向污染“开刀”向效率“要效益”。一是焊接车间“绿色革命”。淘汰传统手工焊接工艺,引入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配备废气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数据显示,焊接烟尘排放量减少 90%。一线焊工师傅说:“以前作业时得戴多层口罩,现在车间空气清新,机器人还能精准控制焊接参数,产品质量更稳定。”二是涂装线“脱胎换骨”。采用环保清洗剂替代传统清洗剂,配套建设改进的 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更节能的同时废气处理效率达98%。

通过能源革命,实现阳光下的“绿色工厂”。一是节能灯点亮生产。对公司各生产单位工房200多盏400w金卤灯天灯进行150wLED灯更换可减少5万kwh电量消耗,间接减少20多吨碳排放。同时也大幅度提升工房现场照明环境。二是改造提升能力。对铸造生产线、锻造生产线和热处理生产线等多台高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将原有普通耐火砖保温层改造为厚度250mm耐火纤维,提高设备的蓄热性能,炉体室温升温速度提高25%以上,散热量减少20%,每年可减少9万kwh 电量消耗,间接减少40多吨碳排放。

采取循环经济,让废弃物“重生” 。一是砂再生系统“变废为宝”。铸造砂再生设备投入使用后,新砂采购量减少约3000吨/年,旧砂回用率达90%以上。二是中水回用“滴水不漏”。建成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中水回用系统,将生产废水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消防用水、道路洒水、设备冷却等,年节水10万余吨,获得湘潭市节水型企业荣誉称号。

采取智能管控,环保“天眼”全天候守护。一是环境监测“数字化”。安装3套在线监测设备,覆盖废水、废气全流程,数据实时上传环保监管平台。一旦超标,系统自动触发预警,环保合规率100%。二是环保管家“一站式服务”。邀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等“管家式”服务,确保环保管理专业化、精细化。

成效凸显:荣誉加身,绿色标杆树立

公司通过实施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稳步推进绿色转型,以生态之笔绘就军工发展新画卷,获得行业及地方的广泛认可,先后获评“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工厂”、湖南省环保诚信单位、集团公司环保先进单位、湘潭市“节水型企业”、湘潭市“气候友好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绿色征程的新起点。”公司环保负责人表示,江麓集团已将绿色战略写入“十五五”发展规划,未来将开展绿色智造升级、科技攻关、绿色供应链共建等绿色项目,打造军工行业绿色标杆。

责编:梅晓蕾

来源:江麓集团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