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雨湖人】稻田里走出发明家
2017-05-25 11:54:12          来源:红网雨湖区分站 | 编辑:admin | 作者:王梓任 通讯员 刘俐孜          浏览量:9279

  红网雨湖区分站讯(记者 王梓任 通讯员 刘俐孜)李明,这位从最初一名四处打工的农民工,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发明创新成长为湖南凌天科技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在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的8年里,李明参与科研项目14项,主要负责的大型科研项目有5项,其中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先后带领2名硕士研究生和9名工程师从事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7篇;负责起草制定或者修订标准4个;开发新产品12项,申报专利18项。

  吃百家饭,立志要发奋图强

  1971年李明出生于湘乡市金石镇龙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扶养不了三个年幼的儿女,带着他的哥哥和妹妹改嫁到了韶山市如意乡杨云村,他不到6岁就成了一名孤儿。一年后,继父看他生活得特别艰难,主动把他接到身边照顾。从此以后,每年生产队的父老乡亲东家20斤西家30斤地凑足600斤粮食给他,县乡民政局资助他的学费……直到18岁长大成人。

  人穷志不短,在校期间李明发奋学习,年年被评为优秀干部或三好学生,深受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喜爱。1988年,李明从韶山二中高中毕业,因临场发挥不好没有考上大学,他把自己关在房里,足不出户整整十天,他心里总觉得愧对帮助他的人,因为家庭经济窘迫他没有选择补习重新参加高考,而是选择了回家种田,他希望尽快自食其力,不给爱他关心他的亲人和乡亲增加负担,就这样,他由一名学生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农民。

  凤凰涅槃,农民蝶变工程师

  回乡务农后,李明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大学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长沙大学的电大招生消息,立即报名参加学习。经过二年的学习,李明终于拿到了大学文凭,毕业后,他又报考了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获得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文凭。由于不能分配,李明只能自谋出路,一边种田,一边打工。最初,他在中建五局的建筑工地上做水电工,因为会看图纸会计算工程量,一个月之后就当上了水电班长,后来又组织一批同乡组建了施工队,单独承包项目施工,成了一名年轻的小包工头。不久,他应聘担任了工地的施工员和项目经理等职务,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2000年,李明辞去建筑业的工作,进入了机械行业,主要从事冷库和低温制冷设备的生产安装,这一次,他依旧选择从最基层的安装维修技工开始做起,逐步担任技术员、现场工程师等职务。这段时间,李明运用实践经验结合书本知识,通过考试先后拿到了高级维修电工、高级制冷工、制冷空调技师等证书,并且自学了电脑设计画图、PLC自动控制编程、PAC在线监控组态等技术技能,成为了一个电气制冷都拿手的复合型技术能手。

  勇于突破,千锤百炼成大器

  2006年初,李明从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介绍凌天科技的文章,这家公司是中南地区唯一可集设计、地源测试、主机生产、空调安装、售后管理、能源合同管理的综合性系统集成“中国十强”企业。李明觉得这正是自己寻找的平台,于是,他决定加入凌天科技。

  刚到公司,李明担任电气工程师兼质检工程师,主要负责电气自控设计和电气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当时他从没有接触过地温中央空调,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为此,他买来大量的书籍,白天虚心向其他工程师请教,晚上啃专业书。不到三个月,李明就被公司任命为品管部副部长。

  2008年1月15日,李明负责研发的一台高效节能的地表水满液式热泵空调机组投入正式运行,恰逢数十年一遇的冰灾天气,气温很低,强制开机会让数百万的设备受损。考虑到在如此严寒天气,用户更加需要空调,为攻克难题,李明搬着被子来到机房,在机房的空调机组旁边守了三天两夜,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了开机。

  就是凭着这么一股子拼命三郎的工作劲头,李明克服了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从2009年至今,李明同志已发表论文7篇;负责起草制定或者修订标准4个;申报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已经授权8项,内部转换使用6项。

责编:admin

来源:红网雨湖区分站

雨湖要闻
文化之窗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