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雨湖人】抗美援朝夫妻,携手六十三载
2021-01-19 16:26:45          编辑:刘雄 |          浏览量:13352

田开蓥、叶慕兰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所获得的证书。

两位老人获得的奖章。

中国雨湖网讯(记者 刘雄)71年前,数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跨过鸭绿江,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和平。他们是值得被时代铭记的人。

很少出现夫妻二人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况。记者听雨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说,雨湖区有一对抗美援朝夫妻老兵,他们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日子,因共同的经历结缘,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1月18日,记者专程赶到石油小区拜访了田开蓥、叶慕兰这对抗美援朝夫妻老兵,一进门夫妻俩笑脸盈盈地迎接了我们。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们依然精神矍铄。

“和我们相关的东西都放在这个这里。知道你们要来,我早就准备好了。”叶慕兰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堆资料慢慢地展现,我们看到了老照片、军功章、证书……仿佛电影播放一般带我们回到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黑白老照片上,定格了田开蓥和叶慕兰年轻的脸庞。少年时,拥有满腔抱负的两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参了军。十几岁的少年,头上带着毡毛棉帽,身上穿着绿色军大衣,眼神里满是身为军人的那种坚定。

1952年9月田开蓥怀着一腔热血随部队从安东过鸭绿江进驻朝鲜,接替西海岸友军防务,军司令部驻扎在栗一里。1953年1月又换防临津江北岸,担任三八线正面防务,军司令部设在盆洞的山沟里。他们办公在类似窑洞的名为“掘开式” 防空洞内,田开蓥的职责是负责军司令部各部门的经费开支及办公用品的采购和领取。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单独在一个防空洞内居住和办公。

“虽然我的岗位不在前沿阵地,但住地经常遭遇敌机空袭,也有战友牺牲。为防止特务隐藏在暗处引导敌机轰炸,机关干部每天都会协助住地守卫部队搜山。”一天,军部派一辆中吉普车送田开蓥前往志愿军司令部办事,路上被敌机发现并咬住不放,那是一架螺旋桨式战斗机,因其两翼各有一个油箱,好似挑担子一样,田开蓥和战友们戏称它为“油挑子”。汽车司机是位从国民党军队解放过来的老兵,实战经验丰富,他料到敌机要迂回后才会选择方位俯冲下来扫射,就抓准敌机刚要俯冲的瞬间,干净利落地来了个急刹调头,并快速驶进路边最近的山沟里。敌机来不及调头,眼看到手的猎物丢了,只好悻悻地飞走了。

1950年3月,刚满15岁的叶慕兰,跟随回乡探亲的大哥,走出小村庄,离开湖南醴陵老家,来到湖北武昌大哥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报名参军。1950年11月,她被编入14团,随部队来到吉林省清原县。在赴朝参战前,组织上把她留在了祖国,安排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工程兵指挥部留守处。1952年,留守处在吉林市成立工程兵眷属管理所幼儿园,她当了一名幼师,园里小朋友都是志愿军工程兵部队的子弟,其中还有一些是烈士的遗孤。

那年叶慕兰17岁,看到身边的战友们,有的去了朝鲜前线,有的被送到正规学校学习,而自己既没在前线保家卫国,也没能实现“想读书”的心愿,却被留在大后方当了一个“孩子王”,情绪不免有些低落。在园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她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逐渐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感受到了无论前方后方都是革命工作,只是分工不同。

朝鲜停战后,叶慕兰坚持留在园里工作,1956年,有小朋友得了黄胆性肝炎,几个班里都有人被传染,园里决定将有病的小朋友集中在一个班,交由叶慕兰负责管理。她日夜坚守,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小朋友们逐个痊愈了,而叶慕兰却因被传染住进了医院。领导们来医院慰问,并让她在病床上填写了《入党志愿书》。1958年,志愿军工程兵指挥部留守处撤销,但组织上将她调到了46军五一幼儿园,继续从事部队幼教工作。

在这期间,叶慕兰老人与同在46军田开蓥老人相识了,两人通过书信等方式相互了解,于1958年的中秋节走进了婚姻的殿堂。1975年,随田开蓥转业到湖南。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为铭记志愿军战士的丰功伟绩,表彰他们的抗美援朝精神,专门为他们颁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能从战场活着回来已是幸运,见证国家日益强大,真是太幸福了。”二老由衷感叹道。

几十年后的今天,战场的硝烟已经远去。在那些炮火连天的日子,志愿军们前赴后继、不畏艰险的精神流传下来,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进的力量。正是有着千千万万像田开蓥、叶慕兰这样不计回报、为国奋战的战士们,才有了我们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

责编:刘雄

雨湖要闻
文化之窗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