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姜畲镇:用好银发人才之笔,绘好乡村振兴蓝图
2025-03-05 10:27:03          来源:姜畲镇 | 编辑:梅晓蕾 | 作者:唐彧思 赵宇婕          浏览量:12577

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唐彧思 赵宇婕)近日,姜畲镇以“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为载体,积极打造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银发人才工作站,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四联四带”机制,推动36家企业与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营造了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搭建平台,打造“根据地”,推进银发人才队伍集聚

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银发人才工作站前身是青亭村银发人才工作站,随着工作开展,园内的农业企业纷纷慕名而来,青亭村邀请银发专家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因此扩建为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银发人才工作站。工作站共有站员10人,其中党员8名,设有1名党建指导员。搭建阵地,学习“新思想”。着重发挥站点政治功能,搭建银发人才“蓄电加油”的学习阵地,积极组织开展线下读书交流会,共同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全面指导,行动“实践派”。组织动员农、林、水、牧、渔等方面的银发人才,通过科普服务、科技培训、现场教学的方式指导农民发展新型种植、养殖等产业,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健全制度,沟通“常态化”。定期召开银发人才-企业交流会,建立起常态化沟通机制,引导激励银发人才为姜畲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银发人才工作站。

聚焦乡村,织密“联农网”,优化银发人才服务效能

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银发人才工作站通过定期发布银发人才信息,列出服务项目菜单,实行线上“点单”、线下“接单”,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供需对接机制。解决需求,“点单式”服务。形成“需求企业点单—工作站下单—老同志接单”模式。党建联络员广泛收集企业需求信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上门服务;企业也可以利用银发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将问题反馈给工作站,工作站会根据问题和需求的类型派出对应专家。定期查看,“驻点式”服务。示范园内有3家驻点企业,每家企业都有3位驻点专家定期上门查看企业经营情况,服务企业生产,帮助企业疏堵点、祛痛点、攻难点,与企业同向发力。上门指导,“派送式”服务。根据企业及合作社实际需求,工作站派送专家上门指导发展新型种植、养殖等产业,推广新技术,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不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青亭村支村两委与银发人才进行交流研讨。

赋能产业,构建“生态圈”,强化银发人才作用发挥

言传身教做表率。姜畲镇银发人才队伍中包含着高级农艺师、全国劳模等多类优秀人才。其中,李罗斌专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其引领的泉塘子农技站五次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所联系的企业卢氏坛乡解决就业岗位近120人。助企纾困添活力。银发人才结合农业企业实际,瞄准企业发展梗阻点,以自身丰厚的经验为企业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站长唐治云联系的湘里香食品有限公司在企业准备发展扩大规模时遇到了用地紧张难题,通过“牵线搭桥”,积极同镇、企业协商交流,成功申报产业扶贫基地项目,流转租用100亩土地用于种植洋姜、辣椒、矮脚白等蔬菜,大大缓解了企业用地需求,有效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聚焦特色创名片。赵鑫专家联系的湖南湘艺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湘潭市的重点蔬菜基地,其协助主持成功编写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湘潭矮脚白栽培技术规程》《九华红菜薹栽培技术规程》湖南省地方标准,在她的指导下,该公司现有10个品种蔬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银发人才在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责编:梅晓蕾

来源:姜畲镇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