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湖融媒4月8日讯(通讯员 朱依静)当前正值春耕冲刺关键期,4月8日,在姜畲镇新城村的田野上,多台挖掘机正轰鸣作业,破碎的堤坝被推平,淤积的坑塘逐渐覆上新土——这片因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沉睡”7年的115亩耕地,正以破竹之势重焕生机,为全镇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写下鲜活注脚。
2018年,该区域因土地结构调整政策转为浅水养殖区,由栗塘生态农庄发展虾蟹养殖。然而,随着市场波动与经营困境,2022年后土地逐渐荒废,形成深度达1.2米的淤积坑塘,堤坝坍塌、水体黑臭,成为耕地“非粮化”治理的“硬骨头”。“土地碎片化导致复耕难度倍增,但粮食安全没有退路!”新城村第一书记周涛介绍,支村两委通过逐户调查、走访,对原土地存在的意识遗留问题进行梳理和化解,目前已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当天下午,种植大户康军驾驶的犁田机,以每天8亩的速度将“波浪形”坑塘变为平整方田。“我们在和‘谷雨’节气赛跑!”康军抹了把汗。夕阳西下,康军站在新翻的田埂上,身后是被晚霞染成金色的土地。12天后,这里将迎来第一批稻种,沉寂多年的稻田即将在谷雨时节孕育出新生的翠浪。
责编:梅晓蕾
来源:姜畲镇—新城村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