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湖融媒6月18日讯(通讯员 黎明)连日来,楠竹山镇罗金塘村掀起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登记热潮,全村百余户村民捧着户口簿等材料齐聚村委会,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登记资料。此次工作在湘潭县自然资源局的统筹指导下,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湖南省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推进,旨在赋予村民宅基地及房屋合法产权证明,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村委会临时设立的登记点,张贴着不动产权证办理流程图,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核对材料。“房产证号要填在这儿,宅基地面积按实测数据写……”罗金塘村相关负责人一遍遍讲解,村民李婶拿着刚填好的表格笑着说:“儿子在城里买房有红本本,我这住了三十年的老宅子今儿也有了,以后租出去或是留给孙子,心里都敞亮!”现场不少村民像李婶一样,一边互相帮着核对信息,一边热议着“红本”带来的变化,有的村民算着登记后可依法流转宅基地经营权;有的老人念叨着产权明晰能避免子女分家纠纷,字里行间满是对财产权益保障的期待。
此次登记工作,不仅是给农房“上户口”,更标志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根据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办事指南,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需提交用地批准文件、房屋符合规划材料等,并通过“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流程完成。而湖南省最新推行的农村建房“一件事”政策,更将审批时限压缩至16个工作日,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当泛黄的宅基地批复文件升级为红本本上的法律确权,乡村不动产从此具备可量化、可流通的产权属性,既为村民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渠道,也为乡村振兴中土地集约化利用奠定基础。从“住着安心”到“产权定心”,这本红本本承载的不仅是村民的家园情怀,更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制度突破,让乡村发展在产权明晰的轨道上驶得更稳、更远。
责编:梅晓蕾
来源:楠竹山镇—罗金塘村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