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湖融媒7月14日讯(通讯员 唐庆)为激发青少年创造力,创新红色教育载体,近日,和平街道民乐社区联合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童心向党”创意黏土手工课堂活动,吸引辖区60余名同学参加。活动通过向日葵、党旗、红军战士等红色主题创作,将抽象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可触摸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历史、致敬先辈。
活动现场,志愿者以一组精美的黏土成品拉开课堂序幕。“向日葵永远向着阳光,就像我们永远心向祖国;党旗上的镰刀锤头,是先辈们奋斗的印记;红军战士的军帽五角星,是守护人民的信仰……”童趣化的语言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兴趣。在分步骤讲解制作技巧后,志愿者按小组分发黏土、工具,与孩子们共同开启创作之旅。
制作向日葵时,小朋友们化身“小园艺师”,用稚嫩的手指将黄色黏土搓成花瓣,层层环绕“红心”,一朵朵向阳之花在掌心绽放;塑造党旗时,孩子们屏息凝神调整镰刀与锤头的角度,眼中闪烁着对革命符号的敬畏;捏塑红军战士形象时,有人反复刻画军装褶皱,有人专注粘贴五角星,细节里藏着对英雄的敬仰。遇到难题时,志愿者俯身指导,课堂中充盈着专注与互助的气息。
“这是我做的党旗,镰刀和锤头要摆得直直的,就像爷爷说的‘团结才有力量’!”一位小朋友举起作品自豪地说。学生家长对活动赞不绝口:“以往孩子对党史了解浮于表面,今天他却主动和我分享‘红军叔叔在山上打敌人’的故事。这种趣味性的小课堂,比单纯听课有效多了!”活动尾声,孩子们与作品合影,笑容与黏土上的红色相映成趣。志愿者喻庭隆表示,手工创作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将革命故事从书本搬到指尖,让爱国情怀在揉捏黏土的过程中生根”。
民乐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黏土课堂将党史教育融入手工、绘画、音乐等多元载体,打破传统说教模式。后续,将通过红色舞蹈编排、革命歌曲传唱等形式,持续构建沉浸式教育场景,引导青少年在“玩中学、学中悟”,争做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责编:梅晓蕾
来源:和平街道—民乐社区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