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雨湖行】千年窑湾春常在 文明之花遍地开
2020-12-11 10:23:06          来源:窑湾街道 | 编辑:陈娟 | 作者:陈娟 龙彬          浏览量:13410

中国雨湖网讯(记者 陈娟 通讯员 龙彬)千里湘江,蜿蜒北上,见证了窑湾岁月变迁,带来了丰富历史沉淀。窑湾街道地处湘潭市市区西端,街域西起杨梅洲,东至解放南路,北起韶山西路南至河西大堤,面积5.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4万户、5.8万人。街辖有5个社区,有望衡亭等3家省级、秋瑾故居等8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湘江河畔,白石公园则是城市中一抹清新的存在。城区景区交融,历史人文荟萃,社情民意复杂,是典型老旧城区街道。近年来,街道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党建引领,建章立制、打造平台、丰富载体,让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呈现出“窑湾春常在,文明花遍开”的局面。

推三治之法,筑文明沃土

“馨帮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合影。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窑湾街道积极探索“以德治促自治和法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作用路径,2020年,街道及所属社区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截至目前组建了3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5000余人,依托街道各文明实践站平台,负责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接受派单,服务群众,力求让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让文明之花开遍窑湾的每个角落。

在唐兴寺社区秋瑾文化广场,新时代文实践站的标志牌与秋瑾故居交相呼应,“馨帮手”志愿服务中队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

朝阳街143号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志愿者们自发成立庭院党支部进行小区自治。68岁的老党员聂艳辉主动请缨,根据小区退休老人多,居民热心、邻里熟悉的特点,牵头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邻里馨”和事佬志愿服务队,无论是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亦或是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志愿者们都进行了妥善解决,朝阳街143号因“志愿红”而更加温暖温馨。

鲁班殿社区“红管家”志愿服务中队的王长坤、王志立等党员志愿者带头拆除自家违章搭建,为建设更好的社区环境彰显党员的作用发挥。家住鲁班殿社区睦邻新村6栋石应龙则是一名热心的禁毒志愿者,他把自己家里打造成了一个“禁毒教育馆”,成为了鲁班殿社区浓厚法治宣传氛围的缩影。

育红色标兵,促文明蔓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景区宣传“扫黄打非”知识。

感悟文明、理解文明、实践文明。在窑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一支100人的“扫黄打非”宣传志愿队伍,他们与街道专干、社区干部共同组成中坚力量,以点带面,构建起“扫黄打非”的铜墙铁壁,营造了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白石公园,可以看到志愿者以群众文体活动等为依托进行宣传;在金庭学校,可以看到志愿者在与孩子们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活动;在文化经营门店,志愿者走访宣传的身影时常可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东风,将“扫黄打非”工作内容融入其中,街道收获了共抓共建共享文明新风的成果,并在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单位。

实践队伍与“扫黄打非”相结合。窑湾文明践行者与驻街2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针对性地开展“扫黄打非”宣传讲座、知识培训等活动,让全辖区干群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人人都充当“扫黄打非”实践者。随着工作的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中多方位体现“扫黄打非”工作要求,建立完善“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工作制度,促使文明实践与“扫黄打非”工作紧密结合。

实践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窑湾文明践行者拓展延伸“扫黄打非”宣传触角,依托窑湾浓厚人文底蕴,与历史文化故事、寻味雨湖(窑湾)、窑湾故事汇相结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引导群众树立主动抵制“黄”“非”意识,增强群众对“扫黄打非”的参与热情。在辖区中小学开展“护苗·绿书签”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扫黄打非”进入常态化。

窑湾街道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同时,也为辖区营造出了文明有序的文化氛围。如今,街道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联防联动措施得力、宣传发动深入人心、打击处理高效及时。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人人参与文明实践、人人做文明实践先锋者的局面逐渐形成。

聚“绿”色力量,结文明硕果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走进校园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近日,窑湾街道代表雨湖区成为全市首批垃圾分类工作试点街道,启动了18个点位作为重点示范打造,以点带面实现全域覆盖。时间紧,任务重,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队的志愿者们迅速集结,带上宣传单、投影仪、幕布等器材奔走在大街小巷,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垃圾分类”志愿宣传活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渗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鲁班殿社区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我们志愿者们都是自发利用下班时间播放宣传短片,因为下班时间小区来往的人比较多,宣传效果好。”与此同时,街道做了2000余块海报,印刷了2万余份宣传折页,在滚动显示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绿”色宣传正在窑湾蔓延,“绿”意窑湾正在形成,在志愿者们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的大力协助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正在窑湾辖区内稳步推进。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窑湾街道秉持初心使命,推进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不断开拓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探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元化、专业化、民主化,不断满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灌浇窑湾文明沃土,让文明风尚洗礼千年窑湾,让文明之花在窑湾长久绽放。

责编:陈娟

来源:窑湾街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