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载《湖南日报》5月10日7版
湖南日报5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刘伟峰 廖艳霞)排查成因、溯源断源、源头防控……记者近日从湘潭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市出台耕地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5年行动方案,将在今年底前完成全域耕地重金属污染成因应查尽查,2028年底前实现应治尽治。
2022年,湘潭获批开展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是全国“十四五”期间13个先行区建设城市之一。该市通过源头断污、精准溯源、严格管控、项目推进等举措,土壤污染治理取得新进展,总结提炼出9个典型案例。
方案明确,湘潭将全域实施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根据耕地红黄斑分布情况,利用河长制空间信息系统,获取水体矢量信息,布设275个渠道底泥监测点,叠加耕地受污染信息和污染源信息,重点关注红斑区相关灌溉水渠和山塘;以排查监测结果为基础,确定灌溉水渠和山塘底泥超标集中区域,查清超标范围、污染源头等,为耕地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提供支撑。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摸清源头后,即组织专家开展问题会诊、明确症结、精准施策,提出源头管控方案,通过申报中央专项资金等措施,科学规划项目时序,优先安排污染重、影响大的项目,形成项目清单及推进时序表。按照“污染程度重的优先治理、环境影响大的优先治理”原则,分期分批开展治理和管控工作。
湘潭还将借力水利、农业、住建等部门,在水利建设、中小河道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排涝工程建设中,对超标不严重、污染源头已管控的灌溉水渠和山塘的污染底泥进行清除,防止二次污染,确保污染底泥有效处置。
责编:江佳峄
来源:湖南日报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