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专版:沿着高速看湖南之湘潭篇
2021-05-03 08:56:04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编辑:周诗皓 |          浏览量:21383

彭婷、蒋睿带您沿着高速看湘潭。

一分钟看遍湘潭

湘潭,比“网红”更“红”的城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荣 蒋睿 通讯员 虞槟宇

沿京港澳高速从长沙雨花收费站往南行驶约30公里,便到达伟人故里湘潭。

湘潭,一座比“网红”还要“红”的城市,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走出,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等将帅彪炳史册。

这里文化巨匠云集,群星璀璨。“国学大师”王闿运、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文化家族“黎氏八骏”、著名作曲家吕骥……他们的作品,被视作国家级“瑰宝”。

“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成就了湘潭“红色旅游圣地”的美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纷纷加冕,湘潭在迈向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步履铿锵。

红色圣地,精神家园

来湘潭旅游必到韶山。

4月30日,记者沿京港澳高速经殷家坳互通转沪昆高速,再上韶山高速,行驶70余公里,便到达韶山。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山水相依的韶山冲,这里风光俊秀,但贫苦闭塞。

1951年,毛泽东同志故居正式对外开放。由于山高路远、泥泞难行,对于不少人而言,这座令人神往的“圣地”只存在于报纸和画册中。

1967年,随着韶山铁路开通,一曲《火车向着韶山跑》红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游客终于可以近距离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

2008年12月24日,韶山高速开通,来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更加便捷。

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韶山南站通车运营,韶山旅游跨入“高铁时代”。

道路交通不断优化,韶山旅游日益红火。

每逢节假日,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预约名额“一票难求”,毛泽东广场、滴水洞景区游人如织,毛泽东纪念园、韶山烈士陵园游人如织……据统计,自1951年以来,韶山接待国内外游客逾亿人次。

坐拥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韶山不断深挖红色文化,推动观光旅游向体验型、参与型转变。

近年来,韶山打造了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建成毛泽东“求学、求索”之路,引进“最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棠佳阁文化旅游体验园等,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预计今年6月开通的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客运专线,将串起湘赣红色文化走廊景区、景点,使韶山—井冈山红色游成为热门线路。

文旅红利,致富一方

游完韶山,从韶山高速经楠竹山互通中转,一路南行,1小时车程便可到达开国元帅彭德怀的故乡——湘潭县乌石镇。

巍巍乌石峰,高耸入云。“五一”长假第一天,坐落在山脚下,由陶瓷坊、面条坊、豆腐坊、酒坊组成的乌石峰村“乡村三十六坊”门庭若市,成为各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乌石镇党委书记龚健康介绍,运用“彭总故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乌石峰村“乡村三十六坊”,53户农家成为农耕文化体验接待实践基地,发展研学游、亲子游,游客纷至沓来。今年1至3月,“乡村三十六坊”实现经营收入25万余元。

走进乌石峰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为旅游新时尚。湘潭县依托彭德怀纪念馆、周小舟故居、齐白石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优化湘之坊生态农庄、石潭农艺园、花石天马农业示范园、梅林农业示范园等基础设施,举办排头乡鸢尾花节、石鼓油菜花节、花石荷花节等,拉动旅游消费。

湘潭市文旅广体局局长张湘汉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湘潭市推出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及“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旅游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

与时俱进,创新业态

为保持乡村旅游的新鲜度,湘潭市不断探索推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一辆辆白色房车灯火通明,一幢幢特色小木屋掩映在绿荫中,一条条游道曲径通幽……位于昭山镇玉屏村的途居昭山国际房车露营地,规划总占地约700亩,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房车营位、自驾车营位、轻奢帐篷营位、生态木屋树屋及运动、休闲、餐饮、培训等多种功能配套于一体。这一复合型国际房车露营公园,受到大批年轻人青睐。

“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风景区,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长株高速穿境而过,是长株潭三市的几何中心,也是三市“绿心”所在。景区森林覆盖率近70%,有“三湘客厅”和“天然氧吧”的美誉。

昭山文化产业园围绕“文化立园、旅游兴园、产业强园”,将昭山风景区打造成一流的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园区建成并投入运营盘龙大观园、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途居昭山国际房车露营地、恒大·养生谷四大园、白石生态艺术园、昭山古寺、观音寺等旅游板块。2020年,该园区成为全省唯一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的单位。

湘潭,已进入全域旅游时代。湘潭经济因全域旅游更兴旺,城乡因全域旅游更美丽,百姓生活因全域旅游更富足。

“智造”高地声名鹊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婷

4月30日,记者从长沙出发,沿京港澳高速向南,约30分钟到达马家河收费站。出收费站,便是“中部智造谷”——湘潭高新区所在地。

依托京港澳高速等有利交通条件,湘潭高新区吸引大量人才、项目前来“安家”,一批批高科技产品从这里运往全国,“智造”高地声名鹊起。

中国第一台5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第一台300吨电动轮自卸车、第一辆城市轻轨车、第一套船用电力推进设备……多个“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

华菱线缆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供货20多年,湘电风能创造了99.65%的风场可利用率,崇德科技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主泵轴承技术和生产工艺打破国际封锁……这里,被誉为“大国重器”成长的沃土。

迅达集团“聚旋高效燃烧器”比国标节能40%,时变通讯5G通信及核心研发技术领先全球,中星电子制定了国内首个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这里,被誉为行业标准的领跑者。

“我们选择投资湘潭高新区,不仅为他们优质的服务所打动,也为这里便捷的交通所吸引。”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地处长株潭核心地带的湘潭高新区,京港澳高速贯穿境内,交通网络多元立体,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借助区位优势,湘潭高新区已引进院士专家及高层次人才63人、院士项目8个,建成国家级实验室3个。近5年,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值2711亿元,年增长率超12%。

今天的湘潭高新区,以打造“智造谷”为战略支点,正加快建设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智能制造集聚区、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区、产城融合试验区。

一粒小湘莲“长”成大产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畅

5月1日,记者驾车沿京港澳高速穿过株洲西互通,转天易大道,便来到湘潭县。

湘潭县的传统特产为湘莲,已有3000多年种植历史。因湘莲种植、加工、出口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湘潭被誉为“中国湘莲之乡”。

在天易大道左侧,湘潭产业集团旗下湘潭弘茂湘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莲花”标志格外醒目。

“我们有10余条国内领先的全自动莲子加工生产线,在花石镇等地拥有1000余亩莲子种植基地,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总经理张杰说。

目前,该公司正依托湖南省湘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湘莲精深加工、副产物药膳功能开发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致力于打造湘莲种植、研发、精深加工、贸易、文旅全产业链。

车沿县道继续行驶,便来到了我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子贸易集散中心——花石镇。

这个常住人口不到10万人的小镇,有近3万人从事湘莲产业。去年,单湘莲种植一项,该镇就实现产值1.2亿元,为莲农增收600万元。培育和引进的11家湘莲行业规模企业,年产值超27亿元。

90后胡培源是花石镇的新“莲农”,3年前成立湖南良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前店后厂”的传统湘莲商贸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交通越来越方便,来镇上旅游的客人每年都在增加,这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胡培源说,去年,他和他的团队首次推出500亩莲蓬采摘观光园,共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今年将扩大观光面积,游客预计突破4万人次、销售额超150万元。

近年来,湘潭县利用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抓好“一县一特”产业培育,编制湘莲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培育新动能。力争到2030年底,实现湘莲全产业链总产值200亿元。

湘潭,不得不去的网红打卡地——一园 一水 一老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佰龙

来湘潭旅游,除了韶山这个必去的景点外,还有3个网红打卡地也特别值得走一趟。当地人概括为“一园、一水、一老人”,即盘龙大观园、水府旅游区、齐白石故居。

离京港澳高速最近的网红打卡地是盘龙大观园。女人爱赏花,小孩爱游乐,在这里都可以满足。盘龙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锋,用几个“如果”概括了盘龙大观园为什么能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原因:“如果你想要去探秘海洋,可以去园内海洋童话中体验梦幻之感;如果你喜欢来点刺激的,尖叫乐园那就一定不要错过,海盗船、大摆锤、跳楼机……能想到、不能想到的都会有;如果你体力充沛,拓展基地的攀岩、索道、空中闯关,等你来挑战;如果你想要浪漫,可以去玫瑰园、杜鹃园走一走,感受一下大自然所孕育的花海,感受浪漫的气息;如果你对以上这些都没兴趣,独喜欢大自然的飞禽走兽,那就去一趟鸟语林,看看能不能赶上孔雀开屏;如果兴犹未尽,这里还准备了可供两人入住的帐篷,星空、音乐、焰火、帐篷,来一场独特的帐篷之旅……”

在盘龙大观园玩乐、赏花、宿营后,第二天可以选择走上瑞高速,前往第二处网红打卡地湖南水府旅游区。乘船游览,水府湖面凉风习习、空气清新,远处的翠绿森林,近处的碧绿水波,尽收眼底。导游介绍:“水府旅游区以湖南水府庙水库为主体,位于湘江支流涟水中游,规划面积177.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4.3平方公里,库容量6亿立方米。”水府旅游区的历史遗存也给水府旅游区带来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区内有多处国家级、省级文物古迹,有曾国藩、陈赓、萧三、黄公略、宋希濂、罗重舟等多位历史名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窑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南方无宋窑的历史空白。区内有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9个、三级景点5个。“别忘了带点水府绿茶和火焙翘嘴鱼回家。”导游会叮嘱游客。

在水府旅游区停留两三日,返程一定要去第三处网红打卡地——湘潭县齐白石故居。几间土房,曾留给齐白石老人太多的童年回忆。故居坐西朝东,背依紫荆峰,右有星斗塘,左有稻田,门前为芬芳馥郁的荷花池,是湖南普通农家院落。导游介绍,齐白石故居又名齐家老屋、星塘老屋、星斗白屋,位于湘潭县白石镇杏花村。1864年1月1日,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现代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诞生于该茅舍南正房,并在此生活了36年。

责编:周诗皓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