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毒蘑菇高发季!如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
2021-09-28 15:41:57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 编辑:周诗皓 |          浏览量:5720

看到草丛中漂亮的野生蘑菇,

是不是心动手痒想采摘回来?

夏季是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爱尝鲜的亲们可一定要警惕哦!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

毒蘑菇有哪些危害?

毒蘑菇又称毒蕈,我国约有100种左右有毒的蘑菇。毒蘑菇所含毒素为蕈毒素,可引起中毒。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按中毒的症状分为以下6个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蘑菇中毒一年四季都有,以夏秋季最为多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显示,食用野生蘑菇导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且毒蘑菇中毒死亡率居各类毒物中毒事件之首。毒蘑菇所含的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或晒干均不能消除。食用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无特效疗法。

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

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销售、不食用野生蘑菇。

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特别是生长在小区周边、草坪、路边、渠边、草丛中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要轻易食用。

一旦中毒,我们应该怎么做?

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发生中毒后,患者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俱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责编:周诗皓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