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湖融媒8月21日讯(通讯员 易涵煜)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近日,城正街街道与湖南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我爱湘潭我的家”校地共建主题活动。湖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70余名师生深入社区一线,通过实践调研、主题研讨、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携手绘就家园发展的美好蓝图。
在城正街街道洗脚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的引领下,师生们开启了一场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社区发现之旅”。首站来到新时代政治生活学习馆,馆内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生动呈现了社区在党建引领下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师生们驻足观看,深刻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及党员同志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随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社区图书馆和禁毒教育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弥漫在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丰富的藏书为居民提供了知识的滋养;禁毒教育馆内,生动的警示教育案例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毒品危害,展现了社区在建设学习型、安全型社区方面的积极成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的“服务中枢”,吸引了师生们的重点关注。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涵盖社保医保办理、矛盾纠纷调解等居民“关键小事”的全流程服务机制。从业务受理到问题解决,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党建引领下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理念,让师生们切实感受到基层服务如何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惠及每一位居民。
活动期间,师生们共同观看了城正街街道精心制作的基层治理宣传短片。短片以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焕然一新、邻里之间守望互助的温馨场景等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服务理念。特别是社区创新推出的“微心愿墙”“楼栋管家”等特色治理品牌。通过“微心愿墙”,社区精准收集居民的小心愿,并积极协调资源予以实现;“楼栋管家”则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贴心服务,从日常琐事到突发问题,都能及时响应、妥善处理。这些举措有效激活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深刻解码了“家园”治理的奥秘。社区工作者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凝聚人心”的实践行动,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工作者作为“家园守护者”的责任与担当,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
活动还组织了以“青年与社区共话治理”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大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发言,纷纷化身“社区治理体验官”。他们结合公共管理专业所学知识,围绕“青年学子如何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数字化如何赋能家门口服务升级”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见解和建议。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以“银发关怀”“少年力量”、垃圾分类实践、停车位优化等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凝聚民心民意、破解治理难题的一线经验和工作智慧。他们指出,做实做优新时代基层治理,既要倾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温度,更要有“敢闯新路、善谋良策”的创新智慧。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书本上的理论”与“泥土里的实践”相互交融、相得益彰。青年学子深刻领悟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就体现在社区的“一砖一瓦、一家一户”之间,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湖南科技大学校方的高度认可。带队教师评价道:“这次活动不仅是专业学习的实践延伸,更是一堂深刻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它有效引导青年学子从‘观察者’转变为‘践行者’,深化了他们对‘守护家园’责任内涵的理解,对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活动尾声,校地双方经过充分沟通与协商,就深化共建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以“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为品牌引领,建立常态化的校地联动机制。湖南科技大学将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环境美化、爱老助老、文化宣传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城正街街道将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和针对性的调研课题,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
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校地双方将共同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在红土地上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为推动社区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编:梅晓蕾
来源:城正街街道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