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统分结合”提高种粮效益
耕种成本下降,亩产效益、农户收入提升
湖南日报9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白培生 蒋睿 通讯员 张军 胡奇易)“今年一季稻平均亩产600公斤,产量较两年前增长13%。”湘乡市瑞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存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引入“统分结合”模式后,流转耕地面积从当时的800亩,发展到目前的6000多亩,耕种成本下降,亩产效益与农户收入提升。
(一季稻收割进行时)
粮食生产“统分结合”模式,是湘潭市在实践中探索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统”,即统一流转、统一经营、统一服务;“分”,即分片管理、分层核算、分类受益。该模式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着不合算的事统起来,把统起来干不好、干着不经济的事分下去,有利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可稳面积、增产量、增效益、增抗风险能力,有效解决“谁来种粮”“怎么种粮”“怎么提高种粮效益”问题。
(种粮大户彭水平介绍“统分结合”经营模式)
湘潭县排头乡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统分结合”模式生产粮食后,目前拥有成员184人,水稻种植面积达8000亩。合作社负责人彭水平介绍,在经营上实行统一品牌、品种、服务、耕种、管理、销售,种粮综合成本下降18%,粮食销售高于市场价10%。人员管理方面实行定产量、定成本、定报酬、定奖罚模式,在合作成员中签约87名田间管理员,划分责任片区,人工费按每亩560元包干。同时,对超出生产任务的盈余部分按比例与合作社共享,使得合作社营收净利润、合作成员年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夏粮归仓)
今年,湘潭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统分结合”模式,明确对采用“统分结合”模式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在科技专家服务、银行贷款、信用担保、农业类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支持。
“湘潭用占全省3.5%的耕地产出了全省4%的粮食。”湘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良丰介绍,“统分结合”模式助推种粮大户加速增长,目前全市涌现30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400户,流转耕地23.51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20%、140%。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2年9月11日01版)
责编:周诗皓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